长安三万里,华夏五千年。铮铮枪与剑,共此悲和欢

2023-07-28 00:38:20哔哩哔哩

因为各种好评差评,我抱着审视的初衷去观影,却没想到这部电影居然这么催泪,几乎让我从头哭到尾。

首先,我个人不同意电影的“第一主角是高适”这个说法。假如去掉影片结尾对高适成功的描述,那么尽管高适有自己内外的成长线,他也只是一个视角人物而已。因为整个影片是老年高适的述说,全是围绕李白展开的,高适的每次心理成长和人生节点,都是以李白为基准线,再对整个大唐展开观察。

如果这是一幅高适观察到的大唐图景,那么李白,就是这幅画里最初的、墨色最重的那一笔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整部影片之所以让人觉得,“高适是大男主,踏实努力最后功成名就,而李白却成了落魄老头子”,就是因为影片结尾处对高适战功、官位、名声成就的一番描述,抬升了观众对高适评价的印象比重。而这部分,按照剧情结构的编排,其实可以有另外的解读,后面会讲。

李白是主角吗?

或许。

但如果作为观众,你既感受到了李白的年少轻狂、恣意洒脱、才华横溢、放荡不羁、天真自由的浪漫主义情怀,又共情了高适踏实努力、坚韧不拔、真诚不懈的务实人生,那么恭喜你,达成了“真·电影主角”成就。

世俗的成功里,可以有无数的高适,但千百年来,世间却只有一个李白。

李白的浪漫主义是高适永远无法企及的仙人之姿,高适的现实主义是李白放弃选择的人间正道,而李白+高适,则是属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梦想与现实。

之所以说李白更主角,其一,在角色塑造上,“李白”可以兼容“高适”,换句话说,如果李白+高适是完整的主角,那么“李白”更像“主人格”。

少年相遇,高适眼中满是对李白的欣羡和佩服。对高适来说,李白是他的新世界,他“从没见过这样的人”,才华横溢、自信无畏、潇洒不羁,这些从没在他此前的人生中出现过。

高适之于李白呢?

“高三十五,你心中的一团锦绣,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!”

谁又能不被这句话戳中呢?高适——一个口吃的、愚笨的普通人,从没有机会也没有底气像李白那样直抒胸臆、展示自己,却得到出色得令自己羡慕的人如此相信、鼓励、认可,这就是“知己”吧。

知己——李白确实了解高适。这两个人,看似天差地别的不同,但在本质上却是一模一样的:他们同样心怀理想,同样执着本心,同样不愿被阶级尊卑束缚、不愿因虚伪人情而屈膝,他们也同样热爱自己的家国。

他们走着同样一条理想主义的路,只不过是穿了不同的衣服而已。

浪漫主义、理想主义的人生,不仅仅是李白的天性使然,更是他的选择,而高适,更像是李白没有选择的那部分自己。

他了解普通人高适的理想和追求、努力和坚韧,遇到过的困难,和即将遇到的更多的困难。李白是懂现实的,甚至他对现实的洞悉,比任何人都敏锐深切。

影片中,有很多细节体现了这一点:

1、李白投卷失败,被人嘲笑,高适才知道李白商人之子的身份——李白此前真的不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会影响仕途吗?他如果真不懂、不在意,又为何没有按照惯例对好友“自报家门”?

2、李白在扬州千金买笑,高适失望质疑。裴十二打败高适后,抒发了一段“志不能抒”的言论,李白对此却什么都没说,只是站在一旁微笑不语。

3、长安宴饮,日日笙歌。在座的都是什么人呢?王昌龄、岑参。李白向高适介绍他们的时候,说:“你们都是写边塞诗的。”——边塞诗,这三个字在周围笙歌燕舞、繁花簇锦气氛的衬托下,突兀得让人心生苦涩。

4、在高适提到自己学诗学文之艰难时,李白给他讲了“铁杵磨成针”的故事。故事真假且不论,但却在一定程度上,反映出李白才华横溢、洒脱超然的另一面,即对治学的认真、刻苦、钻研不懈。他懂得世间人的行路之难和前路之难,也懂得觉察人心于细微之处,给了好友最恰当的鼓励。

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。

李白的酒越喝越多,李白的诗越来越恣意浪漫,李白期待的生活和状态,越来越只能寄于诗酒中找寻。李白离现实世界中的他自己,也越来越远了。

其二,在对成功的阐述上,高适离不开李白,而李白的人生,却被留白。

兵不厌诈,实诚人高适,显然不是天生的使诈高手。

整个故事收尾呼应,除了开头高适布局,结尾战局收拢之外,还有开头李白教高适相扑时候问出的这句话:“高适,你知道怎么才能骗过对手吗?”

——直到结尾,回旋镖才终于收回,少年李白三分不羁、却七分认真地说:“高适,你知道怎么才能骗过对手吗?那得做好各种铺垫,细节逼真,左看右看,上看下看,怎么看都是真的——连你自己,都以为是真的。”

那个曾经的少年,他的胸中韬略、满腹锦绣,终于在数十年后,帮助高适取得了胜利,若他知道,定会高兴得浮一大白吧?

这部电影的收尾其实很有意思,个人觉得属于留给观众意会的,意会之后就能觉得回韵无穷。

故事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最理想化的一面:

哥舒翰拖着老弱之躯和叛军硬扛,那首“北斗七星高,哥舒夜带刀”里,忠诚、骄傲、勇武,令人闻风丧胆的哥舒翰和老弱哥舒翰的对比,令人心生悲壮之感。——但现实中,故事的结尾,被俘的哥舒翰还是向安禄山屈膝投降了。

在听高适讲往事的过程中,程公公表现得忠君爱国,善恶分明,即便太监的身份天生低微,他却也有一份凌云志。在知道高适的计谋之后,程公公豪情顿生,横刀立马,和高适并肩作战,殊死拼杀。——但现实中,他却是一个趋势弄权的小人。

现实中李白流放被赦后二年多,便去世了,但在影片中,李白最后一个镜头,则是江上划船,向月而行——月如银盘,皎洁明亮,充斥天地间,亦容纳了李白的整个身影。

故事停在每个人最具理想主义浪漫色彩的一幕上,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,影片最终还是选择了浪漫主义,而这个选择,似乎有点温柔。

同样地,影片最终以强调高适的成功结尾,对李白却没有任何评价,这也很有意思。

高适的成功,又何尝不是理想主义者的成功呢?

假如没有高适的成功收尾,这部电影岂非完完全全成了一部浪漫主义笔触书写的现实悲剧?所有人都会从少年走向老年,所有人都会触碰到现实,所有人都无法挣脱贫富、出身、阶级这些枷锁,而再繁盛的大唐,也逃不过衰落的命运。

天下有几个人能像李白一样,一辈子和现实对抗到底?

但我们世俗中的每个普通人,却都还有机会成为高适——不放弃坚持,终得来希望。

最后,不评价李白,是因为李白无法评价。

微博@re若小山 

豆瓣@若小山 

微信公众号@句读说

标签:

企业

央企接盘三年仍亏损 海南海药上半年减亏23亿元
2022-08-08
详细行程
厦门市细化落实《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
2022-06-20
详细行程
2022互联网岳麓峰会因防控原因延期召开
2022-03-21
详细行程